《沙市中学报》第205期
发表: 2021-09-07 12:43:52    浏览: 14571 次
  1版

  9月1日,我校举行了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仪式上教师庄严宣誓

  成为那颗最亮的星最燃的点

  --在沙市中学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熊礼才

  繁忙而仓促的暑假倏忽而过,迎着朝阳与希望,我们如约回到习坎园。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新到来的老师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对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

  今年的暑假,很燃很热烈。党的七一庆典,我们共忆百年辉煌,齐颂时代华章;疫情再度袭来,我们下沉社区、云端授课,助力荆州抗疫;东京奥运,中国健儿从容自信,尽展大国风度;神舟十二,筑梦太空,书写民族问天新高度……在这个包容、多元的时代,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自己的“燃点”。

  让我们的视角回到校园,回到教育。为了成为那颗最亮的星、最燃的点,有多少学生义无反顾地加入抢跑大军,今年夏天教育“双减”的凉风,不仅吹凉了培训班的热度,更吹绿了教育的良好生态。什么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习总书记用了八个字高度概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今天,开学伊始,我想和大家聊聊这八个字。

  首先我们要以运动培根。北大前校长王恩哥曾对学生说,人一生应该结交“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是图书馆,而另一个,则是运动场。因为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身体,更在于精神。当我们为“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的杨倩呐喊时,当我们为“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孙颖莎欢呼时,当我们为“一剑光寒定九州”的孙一文摩拳擦掌时,我们感佩的是健儿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磨砺意志,涵养心性,是最守拙、返璞归真的阳刚教育。体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教育刚需,毕竟羸弱的身体撑不起大大的梦想。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的校园不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还要有体育场青春洋溢的加油声、喝彩声。

  二是以担当铸魂。当郑州暴雨肆虐时,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发起一份“救命文档”,通过一条条关乎生命的“编辑”,一次次键盘敲击的“转发”,架起了受灾者和救援者之间的桥梁,几百万次的传递,让这虚拟世界的丝丝微弱的光束汇聚成希望的璀璨星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担当,就像疫情中写下“不计报酬、不畏生死”请战书的“90后”,就像抗击洪涝灾害中身先士卒筑起“钢铁之堤”的年轻党员,就像脱贫攻坚战中以热血赴使命的年轻干部。以担当铸魂,这份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魄力。学校不是象牙塔,在这个微型社会里,你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透露着你的三观,也暗示着你的未来。也许你是自带优越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者,那么,请从今天起,做一个班级无小事、事事我关心的承担者!

  三是以深思启智。2005年,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这小鱼,明明都睁着眼睛,但不是每个人都看到了生活、思考过生活。缺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再多的知识积累也是低水平的勤奋,也是对前人理念世界的简单搬用和机械复制。以深思启智,就是要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浅学习到深度学习,从深度学习到深度思考,从战术思考到战略思考,要学会做一个审慎的批判性思考者,学习怎样评估信息,如何辨别信息,听取不同人的观点,挑战自己以往坚定的想法,考虑得更加宽广全面,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是以诗书润心。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就以阅读磨练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的阅读史,就是我们的精神史、心灵史。我们读庄子的“自然”,读孔子的“仁爱”,读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读海明威的“永不言败”,读太史公的“一家言”,读顾炎武的“匹夫责”,读范仲淹的“天下忧”,读欧阳修的“与民乐”……片页之间可以知新、可以医愚、可以立德。以诗书润心,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正所谓,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

  老师们,同学们,随着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教育也将逐渐放慢它匆匆的步伐。我们育人,我们求学,都不仅仅只是为了最后的一个分数,知识的丰富、精神的成长、心灵的发育,都是教育不变的追求。虽然我们仍然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分数的考验,但分数与能力、应试与素质本就不是对立的二元,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种课堂研究、丰富校园活动,巩固发展学生特长,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学校:事业兴旺、蓬勃发展!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用热情和智慧为习坎园的80载岁月增添风采

  在2021年秋季开学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熊礼才

  经过一个忙碌抗疫的暑假,新的学期又如期而至了。8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风险,打乱了我们平静的假期生活,也打乱了正常的开学工作。高三年级重拾线上教学,为高三学子的高考冲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全体教师下沉社区,争做最美逆行者,为荆州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奉献了我们的汗水;学校食堂克服疫情对一楼进行了全面装修;体育场看台的翻新,虽然错过了最佳时间,但总算重新启动……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单位或者每一个个体上,就是一座沉重的山。好在我们有坚强的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对教育始终不渝的坚守,我们又重新出发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学校行政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达诚挚的谢意!

  新的学期,我们面临的办学任务仍然艰巨,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一、加强学校队伍建设,营造可持续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队伍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障。按照市委对学校干部配备的方案,我们的校级干部六人,中层正职八人,中层副职十人。目前校级班子和中层正职经补充调整已经完成,中层副职出现了五个空岗,今天开始启动报名程序,力争在九月中旬完成。纵观学校校级干部的配置,仍然存在整体年龄偏大、年龄梯次不太合理的状况,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近54岁。中层正职配置经过两轮的补充调整,老龄化状况有所好转。我们力争通过即将启动的中层副职的竞聘,把优秀的年轻人吸纳进入管理层面,形成合理的结构,增强管理活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同时,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及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新时代学校办学的新方案、新举措。学校目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经学校党委研究,从本学期开始,学校管理团队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作如下调整。从组织结构上,对学校各职能部门予以整合,实施大部制办工模式。即:学校办公室、总务后勤、保卫科合署办公,成立学校党务校务服务中心;学工、团委、宿管中心合署办公,成立学校学生成长中心;教导处、教科处、对外交流处合署办公,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工会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新增学校绩效考核职能,成立学校教师服务与绩效考核中心。

  从管理模式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管校长负责制,由梯级管理逐步过渡为扁平化管理,以利于各项措施的迅速执行。具体的分工,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待中层副职的聘用工作完成后再进一步明确。目前,根据上轮政治巡查整改的要求,张志礼同志不再分管行政分工,原办公室工作由胡直同志负责。新晋中层正职,李昌坤同志负责保卫工作;相应的,张珺同志调整负责团委工作;潘磊同志负责对外交流工作;鉴于肖述友同志本学期勇挑重担,担任高一年级创新实验班班主任,并担任年级数学竞赛及强基培养任务,教导处工作由潘磊同志牵头,主持全面工作,肖述友同志负责教科处工作;新成立的绩效考核中心,负责全校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工会合署办公,由黄祥洲同志负责,党办校办工作由唐年新同志负责,没有涉及到的部门及人员,仍然保持原有分工不变。

  再说说第二个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期,学校开展了教师评教活动。一是评选最受欢迎的老师,二是按照惯例开展师德师风调查。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引人深思。一方面,是绝大多数老师用自己的职业行为,践行着“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崇高誓言;另一方面,是极少数老师惨遭学生评教数据打脸。按师德师风评议标准,学生的“非常满意”与“满意”两项的得票数必须达到80%。可是个别教师的这两项数据之和,居然可以低到7%。这意味着一个50个人的班级,只有不到4名同学认可你。这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了。这样的教师如果不思悔改,如果不能够迅速纠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态度观,面对的只能是被教师职业淘汰的下场,更有甚者,如果再不能从中汲取教训,端正自己的态度,一味地怨天尤人,那只能是自毁前途!一个老师,每一届都有上百名学生交到我们手上,背后是上百个家庭的关注。我们应该做到的是,用我们高尚的情操感染他们,用崇高的道德影响他们,用扎实的学识引导他们,用宽厚的爱心温暖他们,这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教师、人类文明传承者的神圣使命。本学期教科处和工会要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开展教育培训,倾力打造一支更加优秀的教师专业队伍,以对得起天地良心,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

  二、加强五项管理建设,打造教育发展良好育人环境。

  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开展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简称“五项管理”。

  五项管理与高中阶段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下:

  1、手机管理。原则上要求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要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此项管理出台的目的,是保护学生视力,让他们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睡眠管理。明确指出高中生睡眠时间应达到八小时,并且一般不得晚于23:00就寝。

  此项规定出台的目的,是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白天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3、课外读物管理。要求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读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4、作业管理。文件中对高中作业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但其坚决扭转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5、体质健康管理。要求高中每周两课时的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学生课间、大课间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等等。此项管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老师们,纵观这五项管理的出发点,都是在纠正长期以来被扭曲了的办学行为,旨在破除教育等同于分数的片面教育观。

  这五项管理和双减措施,已被纳入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单位的硬性考核,要落实这些任务,首先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认真研读文件,充分领会文件精神,全面转变我们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我们的管理行为。对于高中学段而言,既要保持高水平的文化成绩,又要减轻学生负担,如何找准两者的结合点,需要学校协调统筹考核,也需要全体教师教职员工统一行动。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端,切实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仍然是我们最为重要的目标,这也是学校的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高考成绩而去奢谈各种改革,是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认真落实五项管理的要求,并在两者的结合中找到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可行性措施。我们要始终明白,好分数是学生通向终极目标的一个工具性目标,我们不能够制造价值次序的颠倒,认为抓五项管理就不要分数,也不能够制造价值次序的对立,认为抓分数就抓不了五项管理。我们要克服单纯的目标驱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增添持续的动力。抓五项管理,抓的是学生习惯,抓的是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抓的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素质,这些要素与一个好分数的结合,才是习坎学子应有的全面素质。

  为此,本学期,由学校办公室牵头,制定学校五项管理办法,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工处牵头,制定出手机管理、睡眠管理相关制度,成立相关工作小组;由教导处牵头,制定出课外读物管理、作业管理和体质健康管理相关制度,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各个小组要紧扣主题,细化措施,通过宣传引导、问卷调查,各种形式的家访等手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学校的管理观念,尤其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探究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形成新模式、新生态。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造教书育人良好生态环境。

  再有不到三个月就是习坎园80周年华诞。受疫情的影响,我们策划的各种论坛活动遇到了不少障碍。疫情的不确定性,11月份是否能举行大型集会到今天还无法判断。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把能够明确的内容迅速落实到位。

  一是硬环境的改造。目前已经动工的有浮雕墙、体育场看台,正在筹划的有湖心岛建设和体育馆内部的隔音板项目,以及一批已经认捐了的小项目,这些都力争在校庆之前完工。二是校庆宣传片和文化产品的制作。三是校庆日文艺晚会的节目落实。四是校庆日教学论坛暨湘鄂边教学活动比武的筹划。这些项目涉及到学校办公室、总务处、教导处、学工处以及工会,是一个全校性的大活动。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希望大家发挥主人翁精神,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为习坎园的80载峥嵘岁月增添风采!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新的学期我们还将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大家对8月初的洪苑小区封区应该记忆犹新。小小的新冠病毒总是在你疏忽和疲惫中趁虚而入。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以免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状况被破坏、被摧毁。大家尤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关注各地的防疫等级,不到中高风险区,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接触,不带陌生人入校,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等等。其余各项工作,学校已通过校长办公会和管理团队会进行了布置,请大家遵守各个部门的指挥,认真执行。

  2版

  让个性绽放精彩

  沙市中学历史组 唐年新

  7月17-23日,我参加了在湖北科技学院举办的省培计划“基于校本的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培训,聆听了9位专家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中既有大学教授的理论剖析,也有来自中小学教科研究机构和一线学校的实践案例与反思,短短5天的学习时间,学员们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受益匪浅。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依据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学生的需求、学校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通过学习,我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有了系统的认识。

  (一)校本课程的发展历史

  一是古代校本课程。国外校本课程的历史渊源与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早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乃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乃是校本课程。

  二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校本课程。在西方,进入中世纪之后,校本课程也走向停滞和衰落。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校本课程也跟着复兴起来。从19世纪后期开始,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发生重要转变,各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加强对学校课程的控制,校本课程缩减。

  三是现代校本课程运动。20 世纪60-70年代开始,掀起了课程史上的“校本课程运动”。在这一运动之下,校本课程在较大范围内繁荣起来。

  四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新定位。上世纪80年代开始,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发生方向相反的两种变化:一方面,加强国家对课程的控制,使课程的统一性增强,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下降;另一方面,减少政府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增加学校在课程决策上的自主权,因而课程的统一性减弱,而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上升。

  从总体上看,国外校本课程的历史轨迹正是从一个维度体现了课程决策的职责与权力在国家、地方和学校这三个决策主体层次上之分配的历史演变。

  (二)理论基础

  在众多的理论基础研究中,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选择教育资源,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资源;组织教育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这也决定了校本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三)开发思路

  1、把握教育方向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基于教育本质,体现时代特点,关注学生需求。学校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新课改要求、基于核心素养,以及当前的“五育并举”等教育方向与重点。学校可以围绕这些教育方向与重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践行者。

  其中,关于素养为本的课程,研究者认为它体现了七个特征:基于情境的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素养使用的证据、素养产生的影响、强调跨学科、课程的结构和序列、更好地掌握学科内容,它由七个宏观性素养要素构成:第一,终身学习;第二,自主意识;第三,与多样性的工具和资源进行互动;第四,与他人进行互动;第五,与整个世界进行互动;第六,跨学科能力;第七,多重读写能力。

  2、结合具体校情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是伴随着学校教育发展的产物,一般会体现学校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教育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基层学校要在适合自身需要的探索之路上阔步迈进。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执着的教育信念会带领你迎难而上,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引领者。

  3、围绕办学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有自我的课程主张,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都是基于学校特有的文化课程设计。学校需要明晰学校的文化气质,理清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学校的课程主张。学校可以没有自己的雄伟的大楼,可以没有自己的现代的设施,没有自己的参天的古树,但绝对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特色的课程。每一所学校都要像规划学校基建一样,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品质。

  实践表明,学校文化建设只有融入到学校课程中,才是生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学校课程只有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质,承载学校文化使命,才是真正的带有校本性质的课程。

  4、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校本课程要以发展学校特色为基础。“为了学生”、“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这三点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学校可充分挖掘、借用学校的资源特色、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开发路径

  1、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永远充满了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

  学校可立足于通过课题研究来积极鼓励教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开发校本课程的工作引入到教育科研领域。因为有了课题专家组的引导,校本教材才能趋向于与国家级课程教材一致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使校本课程在学校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操作,充分发挥其教学的功能。

  2、课程规划

  一是学校整体规划,搭建框架。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校本规划的重要策略是“整体架构”。

  二是用活课程资源,协力开发。学校要认真梳理学校各类资源,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内容。如特长教师资源、家长资源、校友资源、高校资源、知名人士、社会团体和相关国家部门等方方面面的资源。学校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骨干引领

  一是骨干教师为龙头。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龙头,引领全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二是专家导师做引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校本课程相比国家课程,比重小,地位弱,存在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弱等弊端,存在“编一套书就是校本课程”、“总结一个活动就是特色校本课程”等误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此,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郭强主任谈到了他的四个思考,对学员们有很大的启发,也可以作为衡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1、校本课程的价值在哪里?

  学校的校本课程要尊重学生不同的特点、需求,提供优质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多样性地选择机会。其最终价值指向是造就人,即造就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公民。

  2、校本课程创新的亮点是什么?

  校本课程创新的最大亮点是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要突破过去学科课程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凸显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门,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和教师共同创生课程,实现课程向生活的回归,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3、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什么?

  学校要注重从学生的现状、师资的条件、学校的特色、社会的需要开发课程资源。其中,要将关键放在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上。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

  那么如何达成优化师资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呢?郭强老师认为,一是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文化气质,二是引导教师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共同开发出学校的特色课程,三是彰显教师的专长、特长,以体现教师个性的“教师构想的课程”。

  4、校本课程实施的难点是什么?

  校本课程实施的难点是建立科学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并根据形势预测学生发展和学校进步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发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应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即评价主体是互动化的;评价内容是多元化的;评价过程是动态化的。校本课程评价要成为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学生共建校本课程的过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螺旋上升的过程,以实现校本课程的有效新陈代谢,达到课程开发课持续发展的目的。

  以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来衡量我校当前的校本课程实践,如何呢?我认为,当前我校“一体两翼五系”的课程体系从框架构建过程和课程旨趣来看,是科学的,是能体现校本课程价值指向的。“两翼”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指向是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术拓展类课程(指向是学生的智慧成长)能基本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有课程课表,有教师教案,有课程评价,满足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需要。但从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校本课程并未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教师授课仍是一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未能体现校本课程的创新亮点;二是评价方式还是相对传统,我们主要采取的是教师通过多样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如小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学生对教师授课进行网上评价,这些评价方式还很难达到推动课程开发课持续发展的目的;三是课时、师资都缺乏保障。总的来讲,校本课程在高中学校推行仍存在天然的屏障,高考评价方式和师资力量的制约,仍是绕不过去的两个问题。在讲座中,专家也谈到了有些知名高中建立了庞大的校本课程体系,如衡水中学等,但其实质仍逃不脱应试教育的补充与点缀的质疑,而校本课程与选课走班的样本--校北京十一学校,又不是其他学校可以简单模仿的。

  在几位一线学校领导的讲座中,我们看到非常好的校本课程的实践,如引起学员普遍共鸣的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陈霞老师,她的阅读课程、习作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让人大开眼界。尤其是阅读课程,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她的带领下,背古诗,举行《走进古诗》知识竞赛;背小古文,创编小古文,出版学生自己的小古文集;开展生肖节气快乐颂;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最厉害是她开展的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这是高中新课程这些年反复提及的,陈老师让学生阅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平凡的世界》、鲁迅的一些经典著作等等,不仅如此,比如读《西游记》,学生还办了《西游记小报》,举办了西游专场演出,评选了最佳唐僧奖悟空奖妖精奖,出版了西游记阅读感悟集;又如读《水浒》,学生自己创作梁山人物漫画;读《平凡的世界》,有学生以孙少平为中心,创作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读射雕三部曲,学生做了陈老师自编的题库。这些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与成果,我觉得在全国都是非常领先的。再如李元宏校长,可以说是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校本课程做到了极致,令人敬佩不已。还有襄阳市大庆路小学的校本课程实践,可谓精彩纷呈。但总的来说,这些优秀的案例都是在小学,中学尤其是高中学段能做到实践与初衷完美统一的,还不多见。

  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帮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这就是课程的力量。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谈到,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这张网的一份子,校本课程的成功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大量精力、大量情感,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的个性精彩绽放插上有力的翅膀。

  3版

  我校学子参加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科分营)活动

  启航

  7月16日,沙市中学的十名优秀学生代表在刘利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参加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从未参加过外地活动的学生们心情异常兴奋,激动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动车上专注的地看书、写作业,这大概就是作为一名学生该有的自律。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动车,成功抵达汉口火车站,并顺利与早早在此等候的志愿者曹栋顺利对接。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首先在校医院进行了核酸检测,接着办理入住,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与此同时,同学们和我们的志愿者曹学长也逐渐熟络起来,对于接下来的营员生活甚是期待!新旅途,新征程,一起感受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吧!

  工程实训

  从容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

  沙市中学2002班 范永康

  怀着期望的心,我们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进行“工程实训”专题实验。整个过程分为三步,首先老师及工作人员带领营员整体参观创新中心,然后进行整个工艺流程的机器设备展示及其功能介绍,最后,也是核心部分--自己动手做一个产品。

  刚走进创新中心的大门,我就被周围浓厚的科技氛围所震撼。周围的机器设备都未曾见过,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与神秘。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有关工件制作的各个区间,各个区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分门别类,井井有条。一路走过,一个工件的“前世今生” 慢慢展现。首先是切割机,在它的帮助下,一块块庞大的原材料变成相对较小的部分;接着,数控铣床大显身手,用钻头对材料进行加工,这时,将事先写好的程序输入机床中,在经过粗加工和精加工后,一个工件就此初步形成。如果要将零件拼接呢?别急,有激光焊接技术来帮忙,对精密仪器的雕刻也有激光内雕来完美解决。每一个步骤有条不紊,每一台机床分工协作,每一个流程一丝不苟,最终产品才能保质保量。

  整个流程大致清晰,我们来到了加工中心。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我们重点学习了相关加工过程,以及加工过成中的各个器械的作用。设计产品的图纸自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着重强调,工件的设计,不是追求设计的精美、图案的炫丽,只有使用价值才是工匠们追求的目标。设计的再精美,在工业生产上,只是白白浪费了资源,事倍功半。设计当然少不了编写机床加工的程序,只有在程序的指导下,机床才能正常运行。

  学完了基础知识,我们还要自己动手去实践。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虽然操作过程有些复杂,但我们都成功完成。

  做成工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从容面对,在每一个困难挫折前迎难而上,在每一个细节中严谨认真,才能做好人生这个工件。

  当今少数年轻人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遇到困难就后退,面对挫折就“躺平”;追求华丽的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休养;空谈口号,做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脚踏实地,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以青春之自我,献今天之祖国!

  自己的实践创新最可贵

  沙市中学2012班 徐亚玏

  七月的晨光,初升的朝阳;铺天的树荫,幽绿的荷塘;前行的自信,探究的疯狂,收获的喜悦,成功的昂扬。今天是来华科夏令营的第三天,卸下昨日的疲惫,怀揣今日的期待,我们早早乘车来到华科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参观学习。

  可谓“科研春色难关住,一地芳菲汗水栽”。一进入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强烈的科技感、未来感扑面而来。我们参观了几个实验室,了解创新中心的布局结构,切实感受了科研工作氛围后,最后参与了数控铣床的学习实践活动。

  一个上午的研究,我们坐在教室里电脑前初步了解了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惟妙惟肖的成品令人眼前一亮,这神奇的刻印技术一把抓住了我的好奇心。经过长时间复杂的讲解和机前预习,我终于迎来了实践的机会。

  就像托富勒所说:“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重头戏是在下午。我们在数控铣床前操作用塑料板刻制太极图。包括建立坐标系,选择钻头运动轨迹、校验等都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操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敢动手,生怕自己破坏了铣床的部分。但转念一想:我站在机前却不敢尝试,这哪会有科研实践的成果呢?我便去找导师具体询问操作顺序,和同伴们相互配合摸索,自己回想记忆早上的内容。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测量塑料的宽度时,高速旋转的铣刀撞到了塑料块,塑料立刻四分五裂,那么整个塑料块就作废了。我拿着数控仪呆在了原地。“没事没事,”我的同伴立刻安慰我,“赶快再拿一个来再试试。”几次小心翼翼的尝试,三番五次的讨论研究,在当看到铣刀在塑料上成功转动时,那可真是一个喜笑颜开。50分钟左右的工夫,当我们从铣床里面拿出来一个完整的太极图时,那可真是一个欢天喜地。

  自己尝试探索出来的果实固然是美妙的,自己实践创新出来的成就必定是可贵的。这是科研的本质,这是创新的需求,这是时代的召唤。这应是青年的追求,这必是青年担当。

  科普实践

  亲自体验方能如醉如痴

  沙市中学2013班 文宇轩

  夏令营进行到了第三天,怀着兴奋且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著名的引力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与引力有关的各种物理规律实验检验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长期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不仅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引力中心的山洞实验室里,我们有幸见识到了当今处在中国乃至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了解到了“天琴计划”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通过对山洞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参观,增强了我们对国家科技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太空技术的好奇和向往。

  结束在山洞实验室的参观,我们又在物理学院听了一份关于量子物理的报告。这份报告向我们系统阐述了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前景。我们被量子物理、量子力学这个神奇的新领域深深所吸引。薛定谔的猫,星球大战的光剑,量子纠缠,量子叠加,这些目不暇接的专有名词令我们眼花缭乱,但同时也令我们为之向往。接着我们还做了菲涅尔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的实验。尽管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但亲手试验的过程和取得小成果时的欣喜若狂却是最美好的回忆。

  下午我们还做了生物实验,领略了生物医学工程的魅力,见识了当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高端新型生物材料。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实验成果,我这时候才真正认识到,只有亲自体验过,才知道科研带给人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和数十年如一日科研攻关直到取得成果的时候只有科研工作者才能感受的空前成就感。

  像所有为国无私奉献的科研工作者致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科研兴国 任重道远

  沙市中学2003班 朱缘雷

  不知不觉,夏令营已经过去了三天了,今天也就是我最期待的做实验了。

  上午,我们满怀期待,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防空洞”实验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在学长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引力中心位于世界前列的先进科学技术,了解到了“天琴计划”,参观了华科“牛人们”做实验的地方,学到了很多新奇、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我不由生出一种自豪感。随后我们来到物理学院,刚参观完引力中心的我们,还沉浸在收获知识的喜悦之中,而迎接我们的,就是一场量子力学的盛宴。通过教授的讲述,我们初步认识到了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差异,认知到了“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全新概念,也不禁对这些物理学的大佬由衷的敬佩。物理确实是“聪明孩子”才学的明白。所谓实践出真知,我们紧接着就去做了物理的光学实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身一次次的尝试,也算是成功看到了衍射现象以及牛顿环,确实是有所收获了。

  下午,我们去了生科院。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生科院,我才知道,原来华科的生物工程在全国位于顶尖水平。马上又是一场生物实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做出了细菌培养基,甚至学会了一种密封瓶子的小技巧。然后再是细菌接种,老师先演示了一下,我们就自己动手。这种亲力亲为的感觉,令人着迷。据老师所言,我们所接种的培养基能养出价值5000元的菌种,于是每个人“理所当然”的带了一瓶走。我还得到了由华科出品的生物面膜,真是幸甚至哉。

  通过今天一天的实验,我成长了很多。我一直向往着做实验,今天也算是很满足了。我也越发清晰的认识到,只有科研技术跟上时代了,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我们这些青少年任重而道远啊。

  校史学习

  少年当自强 内心有力量

  沙市中学2001班 毛清颐

  迎着如火的骄阳,踏过殿前的草坪,我们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与馆外的燥热不同,图书馆内静谧而凉爽,充满着庄严的学术氛围。会场内座无虚席,大家纷纷讨论着即将到来的讲座。跟随孙琦真教授,我们一起探索了光的世界,学习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感悟了激光穿透宇宙的魅力。古有日晷记录时光,今有激光对准苍穹;西有牛顿逐光追影,东有高锟发明光纤。人类逐步探索着光的世界,从宏观的光束到微观的光子,从散射的自然光到方向性明确的激光,一步又一步,我们学会了用光纤传递信息,让世界成为村落;我们将激光引入医疗,还患者一个光明的世界;我们第一次测出了引力波,感受化作不同形式的巨大能量……聆听教授的讲座,漫游在光的世界,我心里逐渐勾勒出物理世界的一块块拼图。物理的大厦,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吾辈今后定要为此贡献力量!

  下午,我们一同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史馆。仰首,是塔上伟人举目眺望;俯首,是莘莘学子投来崇敬目光。我们了解了华科的前身,看到了国家对这所大学的殷殷期盼,明白了疫情时期华科人的为国举事不畏艰难。有因,所以有果。有着如此丰厚人文历史的华科,跨越这百年的时光,与我们相会,为我们带来了这崭新成果,为我们带来了这纷呈课堂,为我们搭建起探索未知宇宙的平台。从此,科研的接力棒将交到我们的手中,正值青春的我们,定会努力负担起这光荣的责任,用年少谱写出新的国家辉煌!

  我想去华科

  沙市中学2002班 何小雅

  穿过林荫小道,我们来到了华中大图书馆。林荫环绕,清泉喷涌,未进馆就感受到书的气息。走进图书馆上五楼,就走进了今天的讲座--带你走近“光”的世界。教授激情澎湃的讲授,将我们领入了光的奇妙世界:从介绍光的各种现象,到历史上对光的认识的历程,再到现在光在各个领域的重要运用,以及未来光的发展,无不将我们拉近了与光的距离,尤其是激光,让我们看到了光在未来更广泛运用的无限可能。此外,教授还介绍了几位在光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几位重要人物,让我们在感叹中国在光学上的领先的同时,激发了我们对光学的兴趣。

  下午,我们又参观了学校校史馆,感受华中科技大学的风采。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发展史,沉迷于华中大校园一步又一步的建设,感叹于华中大师生一代又一代的奋进,惊艳于华中大科技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漫步于长长的历史走廊,华中科技大学宁静的学习氛围,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平静。最博人眼球的是临时搭建的疫情馆,在那里我看到了华中大师生为疫情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到直接与病毒抗争,小到为社区服务,他们在疫情这样特殊时刻的奋勇向前感动着我。

  慢慢走出校史馆大门,回首又看看层层绿影中那砖红色的展馆,不禁想着:这样的极其安宁的学习圣殿,里面竟发生了如此之多鼓舞人心的奋斗与拼搏。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能以大学生的身份再来!

  4版

  你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沙市中学1818班 周晟洋

  高考档案   2021年高考沙市中学物理类第一名

  语文 130

  数学 125

  英语 139

  物理 98

  化学 99

  生物 93

  总分 684

  录取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我并不敢说自己是班上的佼佼者,不可否认,正是我身边那些夙兴夜寐的同学激发了我的斗志。看到堆成彩虹的学习资料、试题调研,我总是不由自主惊叹于身边同学们对梦想的坚持与无畏。也正是在他们的激励下,我才从自己编织的精巧梦境中逐渐走出,看到亟需完成的任务与知识体系的漏洞。在学习之外,我喜欢和同学讨论时政。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些讨论价值绝不限于对问题的执果溯因,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让我能全面地分析问题。正如我们同学们所见,我始终践行“效率学习”法则。正如那条经济学原理: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是最正确的时间做最正确的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我们的班主任李昌坤老师非常重视有规划的学习。他经常检查我们的计划本,要求我们不仅要详细制订计划,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计划,毫无疑问,这不仅让我更充分地利用时间,也让我们做事时更注重顺序性与条理性,拥有了更好的学习习惯。

  高考之后,回望三年如歌的高中生活,虽然有遗憾无法回避,但更多的是对于这段时光的珍视与怀念。有人曾说,高中的主色调是灰色。确实,在我看来,谁的高中没有过一段灰色的时光?就我而言,无论是重新分班时的不舍,抑或是高三竞赛结束时的迷茫无依,又或是高考前几次模拟的失误,都像是高中画卷上的灰色印记,但也正是这些或明艳或黯淡的油彩,才绘制出仅仅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作品。面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凋零,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谨记在心。

  还记得高考放榜后父母的感叹:“你的成绩就是在高三后半段才提起来的。”我们班的几位同学皆是如此。究其原因,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历经两年半的积累,厚积薄发。“决定一个人所作所为的,是他生命中的一切对他产生的影响,时刻在改变的,他自己的信念和想法,以及,他到底多么相信自己的这个信念”。高三从未就不是一段轻松的时光,高三好像一场棋局,你的对手从来都只是你自己。你对未来的向往,以及你对未来所付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踏入高考考场的心态,以及你的成绩。学习是一个不断与自己交流并发现自己的过程。每次双周练,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考试之后暴露出的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种纠错的过程贯穿于我的高三生活。“当冬天真正来临时,没有一棵栎树能免于风雪”。走向高考,而非消极面对。我们生于黑夜,我们向往光明。人生从不只是这一场考试,还有更远的远方与更美的风景,我们经历这三年,都会走到那条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全新长路。

  选择

  沙市中学1817班 熊浩然

  高考档案 2021年高考沙市中学历史类第一名

  语文     129

  数学     118

  英语     137

  历史     90

  地理     94

  思想政治 93

  总分     661

  录取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高中的开头对于我来说并不“友好”。迫于走班的压力,我选择了全文。面对初中三年近乎放弃的政治,我着实没有底气与实力。果不其然,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一次次成为拖我后腿的软肋。知识的缺少、兴趣的缺乏、思维的缺失让我的政治学习仿佛陷入僵局,黯淡无光。

  所幸的是我遇见并把握了改变的机会:分班之前几乎不听政治课的我,选择聚精会神地跟随着政治老师也是最最亲切的“战友”--班主任李老师的节奏投入新知学习;对于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一无所知的我,选择不遗余力地去了解整理积累各类词汇;对于政治天生无感的我,选择调动全身的兴奋点来对待政治。李老师的鼓励给予我莫大的信心,她的金玉良言也成了我的方向指引。长期的坚持下,我的政治逐渐有了起色。分数走高的同时,我对政治这门学科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令自己惊讶的兴趣。一个曾经逃避甚至厌恶政治课本的学生居然一遍遍地翻读着它,一个曾经打算绝不选考政治的学生居然成为了政治课代表,一个绝望的开结头居然成为美好的局……

  回顾我的“逆袭”之路,我不禁感叹选择的重要性。

  老师的指引能够为我们拨开学科学习道路上的迷雾,避免我们踏入歧途。选择相信老师、尊重老师是我们无忧前行的保障。无论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局部,还是整个高中生活的全部,李老师以及各位科任老师都让我受益良多。我身边也有许多同学只喜欢埋头苦练,不乐意抬头聆听;只希望个性飞扬,不懂得谦逊受教;宁愿不知疲倦地翻阅各类学霸笔记、追捧所谓名师的语录,也不愿悉心听取身边真正名师的金玉良言。梭罗有句箴言:“一个人越是能够放弃一些,他便越是富有。”放下不切实际的偏执,放下固执己见的个性,我们才能获得脚踏实地的进步。倘若我们不能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一味闭门造车,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唯有跟着老师的节拍,摸索自己的道路,才能真正地提升自我。

  文科的学习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积淀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选择不断充实自我、积淀实力是我们无惧困难的底气。从一开始知识与素养的缺乏,到后来对于政治词汇得心应手的运用,积淀让我将劣势变为优势,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加缪曾说:“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语文考场的锦绣文章不是来自考前三五分钟的“突击行动”,而是来自平时的有心;政史地覆盖面极广的考察,并不能靠考前三五分钟的抢记抢背来应付,而需要一点一滴、沙蚌含珠的积累。文科生要“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唯有“腹中贮书千万卷”的积累,才有“不肯低头在草莽”的豪情。许多汗水在付出时难以看到回报,但假以时日,先前的耕耘便可迎来一望无际的丰收。

  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保持状态的诀窍。除了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心理、生理习惯都能为我们的迈步向前提供支撑。高中三年,在学习之余,我总不忘身体素质的锻炼。挥洒汗水、释放激情,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是在排解压力,调整状态。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不起眼但又极为重要的一环,不戚戚于分数,不汲汲于名次,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大大小小的测试。把平时的考试当作高考一样慎重对待,才能把高考当作平时的考试一样游刃有余。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言:“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我关门时,也将或美好或令人懊恼的过去留在了后面。”良好的心理习惯犹如一扇扇身后的门,让我们不断反思自我,重新开始。

  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让你提升自我、改变人生的选择比比皆是,如何把握还请君三思。无论怎样,不纠结于收获,只用心于耕耘;用脚步丈量人生,用思想标记自我。清醒头脑,冷静选择。

  沙市中学团学会新学期倡议书

  2016班 王菁一

  秋风扇暑,茂柳连荫。夏日的热烈,还在其乐融融里缱绻未去,新的学期已在累累硕果中阔步而来。今天,我们满怀憧憬回到习坎园,站在了又一个新的起点。百年建党风雨征途,八十习坎春秋华诞。喜逢双庆之年,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学期、新征程,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此,我谨代表校团委会、学生会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配合学校“五项管理”,做到有规范、能自律

  今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文件,5月份还专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进一步加大推进落实力度。根据文件要求,我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包括禁止手机进校园等等。这几项工作看似小事,其实件件都是关乎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事,光靠外力管控只能治标,真正要产生实效,还在于我们自律。只有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远离虚无的网络世界,心灵才会更加充实;只有改掉熬夜晚睡的恶习,保持规律有序的作息,精神才会更加饱满;只有放弃庸俗化的浅层阅读,培养深度思考的良好习惯,思想才会更加深邃;只有养成运动习惯,加强体质锻炼,身心才会更加健康……同学们,积极配合“五项管理”,收获一个更加自律美好的自己,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树立个人远大理想,做到有情怀、敢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是一个“总开关”,青年人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人生才有航向,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而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可以说生逢盛世。但是在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卷土重来的疫情考验、日渐增多的极端自然灾害之下,我们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考验。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使命而奋勇前行。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做到有目标、勇奋进

  学习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从开口说话,到蹒跚学步,从加减乘除,到代数几何,从待人接物,到为人处世,人的一生离不开不断地学习、进取。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为实现梦想做好准备。而就学习力而言,它需要自主作内在驱动力,所以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学期,让我们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调整,增强学习信念,制定学习目标,研究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做一个有目标、懂奋进、拼搏进取、不懈努力的习坎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正式开始了!让我们始终牢记“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秉承“习坎”精神,在崭新的起点上,用行动谱写新学期最美的篇章,为母校八十周年献礼!

  沙市中学2021年7、8月大事记

  6月30日,我校召开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此前,在荆州市“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我校教师潘磊被授予“荆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1日上午,我校领导干部和党员统一收看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实况。

  7月2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顺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彭继平、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庆华一行,来我校实地调研《湖北省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7月8日,我校召开了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教职工大会。

  7月8日,我校2020级举行了高一学年生命健康教育暨散学典礼。

  7月16日到21日,我校部分优秀学子参加了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科分营活动。

  7月19-20日,学工处主任李雪冰带领部分教师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班级文化论坛暨班级管理高级研修班活动。

  7月21日到22日,我校组织师生开展了志愿者交通文明劝导活动。

  7月30日,我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松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8月3日,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北赛区成绩公布,我校取得优异成绩,共有四人获得一等奖,其中一人进入省集训队。

  8月3日至8月15日,我校全体教师下沉社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8月24日,我校召开2021至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同日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全体班主任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

  8月27日,学校党委召开了2021年度秋季学期意识形态、党建及纪检监察工作专题会议。

  8月29日,我校召开了新学期安保工作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