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5期]预习深浅几许 重在学生会学
作者/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表: 2011-07-06 21:56:56    浏览: 10029 次
    编者按:

  关于预习与否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对于像数学这样探究性强的学科而言。那么,偶尔“禁止预习”的做法是否可取?教材中是否存在一些需要灵活处理预习环节的内容……参与讨论的教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有的反对,有的赞同,有的提倡适度;

  强调学生预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培养良好习惯,激发探究兴趣,增强思维能力,是我们希望预习能带给学生的效果。不过,我们同样希望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创新运用预习手段,让它更符合每个科目、每一节课,甚至每一名学生的独有特点。也许,对于预习而言,我们的关注点并非禁与不禁,而在于如何运用得收放自如。

  视线

  无论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还是不预习,其结果只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有所区别而已。可见,教师要跳出教材看教学,不能让思想被教材束缚,而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挖掘教材的意义。

  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 杜宏鹏

  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学校学习毕竟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小段历程,学生在广阔社会中不断成长,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我们可以说,学习能力是从预习开始的。

  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基础

  预习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新课的大致内容后,做到心中有数。正确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新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知道自己哪已经了解了,哪些是自己比较疑惑的地方,哪些是自己根本不懂的内容,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自己理解上的错误或疏漏,这会让学生保持头脑的兴奋性。所以说,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便会有更多好的学习体验,形成更强的学习动力。

  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是指学生已经学过并掌握的知识,“新”是指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能否把握新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洞察新内容隐含的思想方法等,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检验或者矫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学生预习是教师备课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是完整的、发展中的人。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学生有自己的认知水平(记忆、理解、思考等认知水平)和学习准备水平,教师对学生水平的认识决定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的选择、难点的突破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对所学内容独特的认识,由于家庭、社会、学生阅历等方面的差别而造成认识的不同。因此,无论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还是要求学生不预习,其结果只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有所区别而已。优秀的教师通过有效的预习要求或指导,可以更好地统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缩小学生之间认知水平的差距,为集体授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 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来安排教学。所以说,学生的预习所能达到的高度是教师备课的基础。

  反过来说,禁止学生预习只能说明教师还没跳出教材去看教学,思想还被教材束缚着,忘了教义。

  预习是有方法的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学段也有不同的侧重。在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之前,比如在起始年级、在一门新课刚开始时,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发放预习提纲、编制学案等方式指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了解预习重点,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预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

  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减少提纲或学案的指导内容,只用要点来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而不是具体要求下完成预习的目的。

  从始至终,学生的预习是可控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而教师在通过观察、检验后,就能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加大课堂容量、增加课堂密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让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现代社会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方式上的选择,如家庭学习、课堂学习、同伴学习、网络学习等。学生接触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预习可能让学生生成多种资源,有些内容甚至是教师所不了解的。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站在学科甚至生活的高度,让多种资源在课堂上碰撞,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碰撞,就一定能让课堂绽放出更多的精彩。

  我们可以说,教师的预设是对学生预习和教学内容的把握,而学生与生活结合的预习是课堂生成精彩的基础。

  实践

  “预习后教”缩小起点差距

  浙江省绍兴市亭山小学校长 汪国祥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然而,近年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是否需要预习—直争论不休。为此,我将关于如何开展“预习后教”的思考整理成文。

  哪些内容适合“预习后教”

  一些研究过预习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适合学生预习的仅局限于部分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没有必要区分哪些内容适合“预习后教”,也就是说,“预习后教”适合于任何教学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研究“预习后教”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今后,会有更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主获取和学习,无法让教师替学生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对于学习任何知识来说,预习都是需要和必要的。当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难度、类型、课型的知识内容,预习的时间安排和“预习后教”的内容方法有所不同。

  什么时候预习最合适

  大多数教师的观点是,预习应该在课前,而我认为主要专应该在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起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优秀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先知”了要学的知识内容;一些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而且有比较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能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自学能力不是很强,但通过预习也能理解掌握一部分内容。预习就是为了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并尽可能缩小起点之间的差距。课前预习对于习惯好的学生而言不会有问题,但对于习惯差、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就是一句空话,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预习是为了“减负增效”,如果每门学科都需要课前预习,那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类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这种预习往往是为了作好课前准备。

  提供预习提纲会造成依赖

  怎样预习最有效?大多数教师的观点是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我认为没有必要。对于某节课而言,预习提纲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如果长时间按照提纲预习,就会形成依赖心理。

  教师需要做的是提醒学生预习“四要”:一要把教材仔细看一遍,了解学习的内容;二要把内容深入想一遍,明白学习的基础;三要把问题充分提一遍,确定听课的重点;四要把练习认真做一遍,检验预习的效果。

  预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刚开始时,学生可能对如何看教材、想内容、提问题都不熟悉,或者可能很浅显。教师要有意识、长时间地进行方法引导和渗透,让学生自己逐步领会。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大包大揽,而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刚开始时应侧重对学生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然后逐步转向数学思考和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该如何仔细看教材、深入想内容、充分提问题、选择做习题。

  预习后应该如何教

  预习后,师生的反馈交流和互动要深入,具体要“四问”:一问这节课学习什么内容,二问你已经知道的有哪些,三问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四问你还想了解的有哪些。反馈交流时,教师一定要适时、适度地参与,尤其是二问和三问时要不断追问,二问后的追,问要围绕教学重点展开,三问后的追问要围绕教学难点展开。

  以人教版第十一册“扇形统计图”这节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为例,预习后可以这样进行反馈交流:

  反馈: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了解最喜欢乒乓球、足球、跳绳等运动项目的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追问: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扇形统计图能让人最能直接知晓以及不能直接知晓的是什么?

  交流:最能直接知晓的是每种运动项目的最喜欢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不能直接知晓的是每一种运动项目的最喜欢的人数。

  反馈:通过预习还不明白的是统计图有哪几种,扇形统计图是怎么画的……

  此外,以人教版第十二册“圆柱的侧面积”这节以过程性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为例:

  追问: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只能沿着高剪开吗?还可以怎么剪?会得到什么图形?

  交流、小结:圆柱的侧面展开时可以有多种剪法,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始终不变。

  可见,“预习后教”可以尽可能地缩小学生之间的起点差距,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

  观点1

  错在课前预习吗

  河北省永年县第八中学 段现平

  我是一名初中生物老师,也曾发现学生经过预习后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模式,课堂上经常直接按照书本上的结论来回答问题,思考、探究过程大打折扣。但这一定是课前预习的过错吗?

  去年,我接触到了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特别强调课前预习,强调独立完成尝试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教学法实践后,我发现,课前预习同样能激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预习能让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理解课本知识、独立完成尝试题,就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往我之所以会产生预习影响探究的感受,细细想来还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求出了问题。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说出概念、结构名称等一些表面问题,那么他们必然会照本宣科,不去思考、探究。如果教师对问题进行深挖,提出较高的要求,就会“逼”他们进行思考。

  课前预习能使学生对新课形成整体认识。课前预习后,学生初步了解了新课内容,对简单的问题能从容、顺利地解决,这就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对预习中经过思考仍不明白的问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感到轻松,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还能将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的方法进行对照,找出自己在课前预习时的思维误区。例如,有学生在预习“基因在亲予代间的传递”一课时,主要对:“在形成精于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还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这个结论不理解,课堂上,他就提出了许多有关这个结论的问题,并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把自己的见解讲给其他同学。

  课前预习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自主思考的余地。在课前预习中,由于没有教师在场,学生感觉自由,容易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更多的“为什么”,并在课堂上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个学生种植了一些树,对嫁接技术产生了兴趣,他在预习植物生殖时就重点了解了嫁接方面的知识,还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果树嫁接的关键问题。这些思维锻炼帮助他进一步提高了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水平。

  总之,做好课前预习,既能让学生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

  观点2

  让预习有章可循

  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 马兆琪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过犹不及。不科学的“过度预习”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分寸,做到预习“有章可循”。

  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有许多定义、公式和定理,而且大都前后关联。通过认真预习,学生可以温习相关的旧知识,并在了解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分化难点。数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训练,因此,预习的重点不妨就放在“小实验”、“做一做”等操作性强的内容上。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多数学生在实验时只是按照教师或教材的指示操作,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但课前预习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打开思路,使探究的过程大放异彩。

  至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等,预习时可以“闪身而过”,因为教师还会在课上讲解、板演。因此,理科科目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梳理相关的旧知识,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演示教材中的操作性问题。为增强预习实效,教师可以事先发放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明确预习重点。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你就某个句子让学生说说它的好处,但学生大多指出其所用修辞后就“三缄其口”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多数学生不会预习,认为只要提前读读课文、写写生字词就是预习新课了。殊不知,这样的“动手”对于语文预习是最没有实效的。学习语文会遇到一些生字词,但字音、字形都是些很基础的东西,通过查查字典、写写练练就可以解决。但词义就不同了,一个词语除了一般的意义以外,还有具体的语境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应是语文预习的重点。预习时,对于重点的句子、段落,学生除了要知道它所用的修辞格和描写方法以外,还要动脑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并在预习笔记上写一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批注法”。只有作了这样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才不会尴尬,参与小组讨论才不会无话可说。

  无论是哪个学科,教师都应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作科学安排,而不能粗放地采取“大放羊”方式。一旦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技巧,他们的课堂就会变得多姿多彩。

  观点3

  把握好“度”的艺术

  河南省济源大峪镇中心学校 李舒文

  如何把握预习的分寸,几乎是各学科都经常遇到并经常思考的问题。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效益几方,我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度”。内容类型上把握好预习的“度”。编排的教学内容看似同类,而一教学过程后,就可以根据教和学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概念性内容、演示性内容和练习性操作性内容和认知性内容、生活和课堂性内容等。虽然类型很多,根据其主要特征分类,决定预习安排。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数学广角”一课,内容是关于方法烙饼和沏茶比较合理,生活性较强,需要学生在课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有必要安排学生预习,而且最好是放在“家庭作业”中。而同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虽然也需要动手做,但“垂直与平行”的现象随处可见,可以不安排预习。

  从指导方式上把握好预习的“度”。有位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角的度量”这节内容时,提出了具体要求:带上标尺、三角板和量角器,量量你所看到的角。他还给学生发了一张画有两组角的纸,让学生量后标注度数,要求得比较细致。而在预习“亿以上数的认识”时,他只在上节课结束时简要地说:“请同学们抽时间把下节课的内容看一下。”至于预习什么、重点是什么、达到何种要求,他一概没说, 因为预习的目标只是让学生熟悉一下内容,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全掌握。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的与前部分联系紧密,有的相对独立,这就 需要分别指导。还要考虑哪些重点和难点在课堂解决,哪些知识、方法和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从时间安排上把握好预习的“度”。时间安排的把握涉及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预习的时间有两个“度”,时间长度和时间位置。时间长度应以短而有效为宜。安排在课 外的预习需要考虑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可挤占体育活动和其他课程作业时间: 安排在家庭的预习时间也不可太长,毕竟预习是课堂学习的辅助部分。时间位置宜灵活安排,不拘泥于课内课外。曾有一位特级教师到另外一所学校给师生做语文公开课,当得知学生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时,他就在课上拿出了6分钟时间让学生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学习生词。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看起来不太热闹,却使学生十分受益,整个课堂顺理成章、和谐流畅。预习有时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非要安排在课外。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