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校史大事记要(1983年整理)(1961-1970年)
发表: 2010-08-13 10:45:59    浏览: 6942 次
说 明


  一、本大事记记叙了学校四十二年每年发生的大事情,为编写校史起个索引作用;

  二、本大事记编写原则: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按照当时文件、资料,客观地加以摘抄、记述;

  三、本大事记采用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办法,主要记叙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大事,政治运动从简或不录:

  四、本大事记主要依据学校的文书档案。由于档案残缺,所以本大事记不全、不准之处在所难免,只作为“征求意见稿”发出,请同志们予以补充和修正。

沙市三中校史编篡办公室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一日




1960—1961学年度


  1、60年秋季,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纲,以教改为中心,大力支援农业,全面安排,重点突出,高速度地提高教育质量。”

  2、在上半年“教改运动”的基础上,秋季开始,学校试行十年一贯制的新学制。暑假集中辩证夸美纽斯的“五大原则”,初步学习了新大纲、新教材,为试行十年一贯制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秋季开学招收初中新生,只招了试改班级学生200名,开四个班。

  3、把学习红旗干部刘焕章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政治运动,一手抓教学改革,并以语、数两组为重点,开展“精讲多练”的试验。

  4、61年春季,学校提出的基本任务是:“深入开展整风运动,抓生活,保健康,贯彻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贯彻八字方针,勤俭办学的方针和劳逸结合的政策,积极而慎重地进行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工作贯彻八字方针,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各科教学中贯彻“一主二辅三结合”的原则,建立新的教学秩序,严格规定上课时间,教学时间课表和教师工作初步稳定,会议及活动时间相当减少、教学质量逐步攀升;以校零星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升留级制度及奖惩制度初步得到了贯彻执行。

  6、强调抓生活,保健康,坚决贯彻劳逸结合的政策,教学工作在确保健康的前提下安排,学生教师的学习工作时间控制在八小时之内,保证学生有9—10小时睡眠,教师8—9小时睡眠,不搞重体力劳动,不搞劳动竞赛,


1961—1963学年度


  1、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学习教育部制定的“中教50条”,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巩固了以教学为主的正常秩序,如稳定教师的课表、课程、保证师生教与学的时间;妥善安排了学习、劳动、休息、活动时间,固定了会议时间。

  2、严格执行并继续建立一些规章制度:

  ①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全校25个班,1055人,根据上学年末考试应该留级给予留级的149人,占全校学生14.24%;

  ②严格出勤记载:日日登记,周周小结,按户记账,及时教育处理,因而全勤班级成批涌现;

  ③建立自习辅导及作业批改制度;

  ④试制了一些工作条例、制度:《班主任工作条例》(8条)、《教研组工作条例》(8条)、《教师工作条件》(10条)、《教导处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学生寝室规划》《饭厅规划》、《实验室规则》、《图书馆借书规则》、《阅览室规则》、《理化生仪器馆工作管理制度》。

  3、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

  4、注意了教师的培养、提高:61年秋季猛增新教师23人,占全校教师1/3,对新教师培养迫在眉睫。主要形式是:“以老带新”,并订立“师徒合同”,保证时间,建立制度。

  5、62年春,进一步学习50条,端正指导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进行教学试改,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范围和内容,并狠抓政、语、数、外四门主科的教学,特别是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领导,带动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

  6、积极进行教改试验,逐步积累试改经验。根据教学大纲,学校组织教师对60级学生进行补火工作;对61级学生切实按大纲要求的深度广度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优良标准;为了搞好试改,学校还认真地研究了中小教育的衔接问题。


1962—1963学年度


  1、这一学年度整个指导思想是:以坚持贯彻执行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件(五十条)为纲,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政治挂帅、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稳定教学秩序和领导秩序,发扬民主,转变作风,加强业务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更扎实、更严格、更正规、更主动开展全校工作,全面地提高质量。

  2、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加强以阶级斗争教育为中心的形势教育,同时加强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学习目的以及自学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认真贯彻学生守则的要求。

  3、在教学上,提出和执行“三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强两基为主,主科为主、教材为主。

  4、实行党政明确分工:

  党支部领导教师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作好思想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对工会、团、盟、学生会的领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的领导;

  学校行政领导学校教学、学生工作、生产、生活以及服务教学的工作。


1963—1964学年度


  1、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要求是:以“工作条例”(50条)为纲,以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继续坚持教学为主,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大力加强以阶级教育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以最大的努力,确保工具课的教学质量,努力改进其他课程的教学,适当开展体育活动,进一步改进为教学服务工作,全面扎实地提高教育质量。

  2、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必须把它贯彻在全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大教育:阶级观点的教育、生产劳动观点的教育、革命观点的教育、集体主义观点的教育;在进行阶级教育时,提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三访(访家史、街史、厂史)、三问(访问老工人、老贫农、老干部),三比(了解过去比现在,学习革命前辈比自己,对待革命事业比雷锋。)

  3、在教学工作上,强调大力改进教学法,讲究教学实效,确保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工具课的教学。

  4、64年春季,学校贯彻中央《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指示精神,首先普遍解决“怕降低教学质量”等思想问题,解除两个包袱(“红旗包袱”、“重点学校包袱”),其次是确定数学组与初一(2)班作为“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试点,同时,改革了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取消教师自己规定的临时考试;规定各门课程课外作业的限度;积极组织课外文、体活动等等。

  5、64年春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学习解放军,实现革命化”的总任务。在具体工作上,提出三个狠抓:(1)狠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加强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小组的领导,要活学活用,边学边用;(2)狠抓“四个第一”,培养“三八”作风,要人人作思想工作,抓活思想;(3)狠抓样板,大力发扬先进。


1964—1965学年度


  1、第一学期的总任务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纲,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地贯彻“五十条”,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地贯彻阶级路线,树立无产阶级优势,树立革命的校风,培养坚强的、劳动化的革命后代。

  2、学校成立政教处,加强对年级教导会和少先队辅导员的领导,强调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加强各学科教学的思想性,坚决以无产阶级思想占领课堂阵地。

  3、加强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以热爱劳动为荣的阶级感情,防止“和平演变”。

  4、大力贯彻阶级路线,对工农和老干部子女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关心生活,对成绩差的工农出身的学生,大力加强辅导;积极培养和选拔工农子女当学生干部;助学金的使用主要面向工农子女和经济困难的其他劳动子女;对剥削阶级出身的子女,要加强教育改造,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他们背叛家庭,与剥削阶级划清界线,坚决站到无产阶级这边来,走革命化的道路。

  5、提出树立革命校风:

  政治上:听党的话,积极进取; 学习上:艰苦踏实,勤奋学习;

  劳动上:自觉积极,热爱劳动; 生活上:艰苦朴素,朝气蓬勃;

  风格上:关心集体,团结友爱。

  6、65年春季,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开展教育革命。全校大学毛译东思想,大破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特别是凯洛夫教育思想。从贯彻省教育工作者会议(在沙市召开的)精神入手,总结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发动群众深入揭发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对三中的影响,危害、特别是对三个第一(升学第一、智育第一、书本知识第一)的错误思想的批判,毛主席教育思想在三中开始建立。

  7、由于对中央《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指示精神理解的片面性,学校出现了活动过多(体育竞赛多、文艺演出多、组织多、会议多、墙报多、节假日活动多)安排不当,要求太高,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现象,即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休息。根据市局指示,学校作出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增强身体健康,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决议,提出了:政治挂帅,教学为主,健康第一,劳逸结合,统筹兼顾,全面观点,少而精,讲求实效反对烦琐哲学、形式主义的原则。


1965—1966学年度


  1、把活学活用毛泽江思想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事事突出政治,学毛著改造思想,抓革命促教学。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为革命而学,为改造思想而学,为改进工作而学;特别是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能带着阶级感情学毛著,学用结合,改造思想。40多位教师自觉下到学生食堂,与学生同吃;有8个同志深入学生寝室与学生同住,不少教师深入工厂、农村,一方面征求工人贫下中农对办学的意见,一方面改造自己的思想。

  2、认真贯彻“七•三”指示。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减轻学生负担,增进学生健康,从学生的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过重部分的指示,学校按照省厅《关于全日制中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若干规定》调整了学生每周活动总量,加强了生活管理与卫生保健工作,加强了体育锻炼。9月,市委副书记、市长钟浩同志来学校检查工作,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如何贯彻毛主席的“七•三”指示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钟市长讲:“现在先认真贯彻一、两个月,再总结一下。有些东西不要规定得太死,如早晨同学们不要来得太早,六点半钟来不要再迟了,早晨空气好,人的脑筋清醒些,早晨读书最好,现在不做硬性规定,但可以提倡早晨读书,提倡自觉读外语、语文嘛!”“晚自习在校学习是三中的传统,不要硬性规定不来自习,学生愿意来上晚自习,我们热烈欢迎。”钟校长还说:“早晨还是要锻炼身体的,自觉地来搞锻炼。爱好文艺的同学,早晨来了还可以调嗓子。体育活动不可不搞,但不要搞得太多。”钟市长又说:“现在要抓下去,抓落实,搞一、二个月再开代表会议,看有什么经验,有什么问题。复杂的事情,要慎重一些。”“教学工作不能放松,教师要把课讲得更好。学生学好不能光凭学生的政治热情,还要看老师课讲得明白精干,这是关键。”钟市长最后说:“要把老师的革命化抓起来,什么叫革命化?办一件事情,全心全意地办好,就是革命化,不要把革命化搞得太神秘啦。”

  由于贯彻“七•三”指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所好转,肝大、砂眼、血吸虫病等疾病明显减少。

  3、开展学习王杰的活动。全校师生象王杰那样,努力学习毛著,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涌现出大量学习王杰积极分子和先进集体。

  4、贯彻“重在表现的阶级政策”全校剥削阶级出身的学生,通过“重在表现的阶级政策”的学习,变化极大,成批的人主动揭露、批判剥削阶级家庭对其影响,划清界限,丢掉了包袱,心情舒畅,要求进步的人越来越多。

  5、教学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外学习主动了,学习思路开扩了,学习方法改进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看法改变了,教学质量在提高。

  6、66年6月,为了参加“文化大革命”,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全面停课。


1966年7月—1968年底


  1、全校停课,师生参加“文化大革命”。

  2、68年8月29日沙市市工人宣传队指挥部派出一百名工人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大联合,进行“斗、批、改”。

  3、68年12月,老三届(高、初中的66、67、68届)学生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1337人全部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


1969年


  1、3月,学校接收市教育局分配来的小学毕业生(计1669人,初三4个班,初二13个班,初一14个班)开学上课。

  2、学校在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领导下,全部实行军队编制:师生混合编为7个连队,31个排,每个连设连长(由教师担任),指导员(由工宣队员担任),排设排长(由教师担任)。

  3、学校更名为“沙市机二井冈山中学。”制定总纲为:机二井冈山中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驻三中支队直接领导,按照毛主席教育思想,按照工人阶级意志举办的一所抗大式的“五、七”型的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4、政治工作

  (1)巩固和发展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

  (2)在红卫兵组织中掀起“三赛”高潮:赛革命,赛团结、赛进步;

  (3)在学工学农学军的基础上,召开一次政工大会;

  (4)年终召开四好连队、排、班、五好学生经验交流会。

  5、课程设置:

  (1)毛泽东思想课(包括党的两条路线斗争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社会发展简史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2)语文课(包括学点逻辑、语法)。

  (3)数学课。

  (4)工农业基础知识课(暂开物理、化学、生物)。

  (5)革命文艺(暂开音乐)。

  (6)英语课。

  (7)军体课。

  6、时间安排:

  每天除天天读外,上下午五节课,每周劳动半天,一个下午学生不上学,教师集中搞教育革命。


1970年


  1、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革命大批判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五、七”道路,建立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崭新的教育制度。

  2、建立一支革命化的教师队伍。

  我校教师队伍成份复杂,历史复杂,阶级斗争激烈,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在教学领域中严重存在。教师业务状况(除个别转行外)一般是可以的,但思想水平较差: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材分析教材、讲解教材还存在很大差距,有的在课堂上宣传封、资、修的黑货;有的搞所谓纯知识教学;有的业务加政治,不能用毛泽东思想讲解教材,对毛泽东思想学得不好,用得不活,思想不过硬;至于实践就更差了。

  (1)充实工农兵教员。请机二调8名工人来校担任专职教师(政治2人、语文2人、物理2人、教学2人),学校派8名教师下厂劳动,进行交换,换期为半年。另外,与机二、汽车分局联系,组织业务讲师团。

  (2)对现有教师进行改造。①组织教师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活学活用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②开展革命大批判,批“教师倒霉论”,批刘少奇、凯洛夫的修正主义路线;③在使用中改造,组织研究课,教师应互相之间评课,发动学生评课;④教师实行“三三制”,把教师分成三部分,下厂、下乡、教学,三部分相互轮换,三个月一次。

  开门办学,走向社会。

  (1)要克服阻力。上学期沿着这个路子走碰到了阻力,有人说:“我这个课就在教室上,到外面去搞什么呢?”“讲课在教室,劳动在农村。”“办工厂不是我们的事,我上课。”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开门办学。

  (2)走向社会以什么为主?我们不论到工厂,到农村,必须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要扭转不重视文化课的错误倾向,要把社会(工厂、农村)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结合起来,把大课堂作为小课堂学文的继续,坚持在三大革命运动中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①工校挂钩(社校挂钩)在学工学农活动中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②坚持工人、学生、教师组成三结合的备课小组制度。

  开设的课程:

  政治、语文、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外语、军体、音乐。(地理、历史、生物搞讲座)

  二周学工,一周学农,一周其他劳动,十六周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