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第113期)
作者/来源: 高伦强    发表: 2013-03-30 10:04:38    浏览: 5967 次
  第一版:

  风正潮平当破浪 任重道远须加鞭

  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龙腾丰稔岁,蛇舞吉庆年。我们度过了充实愉快的寒假,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来了新的学期。在此,我向全体师生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祝愿全体师生在新学期,身心健康,工作愉快,学习进步!

  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影响进一步加大。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播种过希望,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张安群老师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有10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3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3位教师在人教社、省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国家级、省级新课程培训中,受聘为主讲教师。在湖北省开展的“比教学,访万家”的活动中,我校教师成绩斐然,夺得了13个学科中的9个学科课堂教学一等奖第一名。

  2012年高考,3位同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录取,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创我校历史最高,升学比率稳居省市重点高中前列,奥赛保送7人,占荆州市的64%,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学生获省一等奖4人,占全市的10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27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黄怡洁、甘芸、黄瑞文、陈沛等同学的四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入围终评展示活动。我校的入围成果数量在全省中小学中名列前茅。

  过去的一学期,同学们依照学校提出的“全面、充分、主动、和谐发展”的要求,高一高二的同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习惯进一步优化,学业进一步提高,身心进一步健康,在学期末的学年统考中,取得了全市遥遥领先的好成绩。高三同学的高考第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在荆州市一调中高分率高居全市前列。

  辉煌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新的学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学期,高三的同学们要参加高考,高一高二的同学们要参加全市的学年统考,希望同学们继续弘扬“砥砺德行,上善若水,克难履艰,自强不息”的习坎精神,惜时如金,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用优秀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学校;用感恩的心态回馈老师、回馈父母;用全面的素质迎接挑战、绽放美丽!高三的同学到高考只剩下100天,在这100天内,既要科学地梳理基础知识,更要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夯实“三基”,培养六种能力——“三基”即基本规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六种能力能力,即识记能力、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维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第二,努力保持旺盛的士气和良好的心态。第三,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要抓紧时间,又要张弛相济。我对高一、高二的同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砥砺德行,修炼人生,健康身心;二是培养六种习惯,夯实基础。让做计划成为习惯,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让预习成为习惯,让反思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习惯,让自主管理成为习惯;三是注重培养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2013年我们将在高一高二年级大力推进有效教学活动,进一步推进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实现由学会到会学、会用的转变,也希望大家能自觉地转变观念,真正做好学习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在新的学期,希望老师们精心育人、潜心教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做人品味,做学生的榜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实做到“敬业乐群、爱生善教”,即敬畏职业、感恩学校;乐于合作、善于沟通;对学生尊重关心、严格要求;将教书与育人统一、传承与创新结合,提炼教学模式,形成教学风格。我再次呼吁老师们都来践行“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改革,落实学校六个“三”的教学文化,摸索新课程背景下符合本学科学科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切实构建有效课堂,把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名校的旗帜迎风飘扬。

  老师们、同学们,育人的事业风光无限,我们的未来前程似锦。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2013年春天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春天是千帆竞发的好时节,春天是百舸争流的好时光,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起以春天的名义播下希望和成功的种子,只争朝夕,在新的学期里再攀高峰。我坚信团结智慧的师生一定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走向新的辉煌,谱写属于自己的更加绚丽的篇章。

  谢谢大家!

  我校隆重召开第四届教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月3日下午,湖北省沙市中学第四届教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阶梯教室隆重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大会。

  会议表彰了2010—2012年度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效的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先进集体:语文教研室、历史教研室、生物教研室、2010级英语组、2010级地理组。先进个人:高俊、张安群、唐年新、毛悦、秦卓琼、关信章、刘春、刘仁宏、高长虹、裴艳。先进个人代表秦卓琼老师做了经验发言。

  会议对学校校本课题招投标审核与开题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了通过招投标审核的课题组名单、内容,及对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的经费支持总额。高俊课题组、乐进炉课题组、高伦强课题组就本课题组的研究方案与计划进行了现场交流。张敬、刘一老师分别代表政治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交流了我校与宜昌夷陵中学进行同课异构校际交流的学习心得。数学教研室主任吴祥成老师汇报了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会议还对2012年度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的教师进行了稿酬奖励。

  邓北平校长最后做总结。他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做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他鼓励全体教师要在学校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钻研。一线教师不一定要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只有教、研合一,才能真正发挥科研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我校举行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2月25日上午七时,沙市中学全体师生齐聚学校操场,隆重举行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校长邓北平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他勉励学生珍惜大好时光,砥砺德行,奋发努力,争做优秀的习坎学子。学生干部熊能子代表团委会、学生会在开学典礼上提出倡议,号召大家做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腹中有墨的有为青年。

  我校召开2013年春季首次教职工大会部署新学期工作

  2月21日上午,我校召开春节长假后的首次教职工大会,副校长朱胜祥主持会议。

  会上,副校长赵文华首先代表学校宣读文件,表彰了在2012年年度考核工作中获得“优秀”等次的教职工。

  副校长黄炜宣读了学校2013年春季教学工作计划。他指出,要立足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扎实推进课堂改革、培优工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争取通过一些基础性工作,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尖子磨出来、分数提起来、出口宽起来”。

  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张志礼宣布了上学期末各年级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议的结果,并对新学期拟在教职工中开展的若干项具体活动作了安排。

  校长邓北平发表了讲话。他重点阐述了对学校稳步推进课堂改革、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的意义、行为和模式的再认识。

  会上,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关信章还作了题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成教育高水平”的主旨发言,向教职工介绍了学校近三年来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想法、作法和取得的成绩。

  我校召开班主任会议部署新学期学生管理工作

  2月21日上午,学校领导及全体班主任在大阶梯教室召开了新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团委书记张珺主持。学工处主任吴本萍为各位班主任发放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表,讲解了本学期班主任工作事宜。副校长赵文华、朱胜祥先后发表讲话,强调重视优生培养的同时,应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举行住宿生元宵节庆祝活动

  元宵佳节亲人团圆,我校的300多名住宿生组织了一场以“我爱习坎园”为主题的热闹温馨、别开生面的元宵晚会。

  副校长赵文华来到晚会现场,为同学们送来了亲切的问候和温暖的祝福。

  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说学逗唱,展示着青春的活力,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猜灯谜活动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晚会结束后,同学们来到学校食堂煮汤圆,吃元宵,共同沉浸在一片其乐融融、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

  第二版

  工会召开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会议

  2013年1月29日下午,沙市中学工会在学校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会议。会议由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志礼同志主持,工会副主席杨炎林、刘培华和其他工会委员参加了会议,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邓北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工会工作事关学校发展大计。工会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我校工会一是要参与民主管理,二是要服务老师。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的常设机构,各位工会委员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师们感受到一种职业幸福、解掉职业包袱很关键。工会工作要以活动为载体。我们要让老师们在文体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工会要探讨我校表彰先进、激励教师的新手段、新形式,要让广大教职工有家的感觉。

  我校2011级树人班学生参加市侨联迎春茶话会

  2013年1月18日上午,荆州市侨联举办了“2013年荆州市侨界迎春茶话会”,来自我市的归侨侨眷、侨资侨属企业代表以及侨联干部等300多人欢聚一堂,共贺新春。在联欢会上,远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荆州籍海外侨胞通过视频,纷纷向大家传送问候,提前祝福家乡人新年快乐。荆州市侨联干部、侨资侨属企业员工、沙市中学树人班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其中由我校2011级树人班学生自导自演,精心准备的情景剧《今风古韵和为贵》,赢得了会场上观众的阵阵掌声,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我校高一学生全面参加寒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1月29日上午,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年级十六个班级同学在学工处和年级组的组织下全面开展了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寒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早上7点50分,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在操场上集合,参加了寒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上,副校长赵文华向同学们宣读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动员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品德。高一年级组长李昌坤向同学们具体讲解了各项活动的分工,强调了在活动中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

  动员大会结束后,同学们分班级在班主任和学工处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绿化村社区、中百仓储超市、菲利华公司、荆州名人馆、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荆州火车站等实践基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全情投入,认真地在各个实践基地根据指导人员的安排从事和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一方面向社会展示了沙市中学学子的良好形象,让社会对沙市中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增强了学习动力。

  沙市中学第七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2月2日晚7时,湖北省沙市中学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学校微格教室开幕。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张志礼、副校长朱胜祥、赵文华、黄炜所作2012年学校工会、财务、教育、教学工作报告,并对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考核。会议闭幕前,党委书记校长邓北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张志礼主持,52名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与会。

  湖北省沙市中学第三届科技节开幕

  为了给我校学生搭建一个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筹备已久的湖北省沙市中学第三届科技节开幕式于2013年1月29日在我校微格教室举行。黄炜副校长为本届科技节致辞,高一(1)班学生李小青作为学生代表讲话,科技中心黄燕平副主任介绍了本届科技节的活动内容及安排,最后,邓北平校长宣布本届科技节开幕。

  据悉,本届科技节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科普黑板报和科普主题班会活动、科技小论文比赛、分学科活动如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科技节英文海报宣传比赛、搭建纸桥比赛、电脑制作比赛等。本届科技节将设团体总分奖、个人单项奖和年级、班级组织奖。

  我校迎来市直学校分流转岗教师

  2月20日下午,我校迎来荆州市职教中心10名分流转岗教师。学校召开座谈会欢迎这批教师,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文专程来校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副校长朱胜祥代表邓北平校长和学校对这批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市教育局教育资源整合、布局优化调整表示大力支持,并对学校的情况作了简短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

  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文在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转达了市教育局党委对本次部分教师分流转岗工作的意见,希望分流教师和接收单位着眼大局,认真落实相关决策与部署。他对转岗教师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从现在起做一名合格的沙市中学人,增强归属感;二是自觉学习,学习学校文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岗位需要进行学习;三是服从工作安排;四是及时沟通,加强团结、协作,共建沙市中学和谐校园。同时,他对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肯定,并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主动关心;二是合理安排,做到人尽其才;三是加强团结与沟通。

  会后,学校派人带领10名教师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并对近期工作做了初步安排。

  我校成功举办2013级新生冬令营活动

  元月2日,在浓浓的元旦喜庆氛围中,我校面向沙市区九年级学生举行了湖北省沙市中学2014届新生冬令营活动。早上7点30分,沙市区近千名九年级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我校报名参加冬令营活动。9点整,开营仪式启动,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邓北平着重向大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并结合荆州市以及湖北省的高考现状,阐明了我校在同级同类学校当中的特色和优势。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我校特别邀请了市中学教育教学专家就语数外三科的中考复习备考作了专题讲座。我校副校长朱胜祥、心理阳光工程专家刘春分别向家长朋友开设了《陪孩子中考》、《与青春期孩子打太极》两个课堂。此外,我校还安排了学生代表为前来参加冬令营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他们中考复习备考的经验。

  面向县市区学生的第二期新生冬令营活动于2月4日也成功举办。

  数学教研室赴夷陵中学进行同课异构交流

  1月17日,在教科处李雪冰主任、教导处肖述友副主任的带领下,我校高一高二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赴宜昌市夷陵中学进行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受到夷陵中学领导、老师的热情接待。夷陵中学副校长田萍、教科处主任靳其春及两校四十多位数学教师全程参与了交流活动。

  上午,两校以同一课题各展示了两节数学课。高一数学研讨课《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分别由夷陵中学赵婧老师和沙市中学刘超老师执教,高二数学研讨课《正态分布》分别由夷陵中学郭锐老师和沙市中学刘一老师执教。

  下午,在夷陵中学教科处主任靳其春的主持下,两校就上午的四节课共同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既肯定了成绩,坚定了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发展应把握的方向,又分析了课堂上暴露出的教与学之间的问题与困惑,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导控之间的关系等。两校共同表示,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教与学的方式的发展与创新,这种探究的步伐不能停,否则会阻碍师生的发展;但传统中的精髓也不能丢,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认准方向,大胆创新。今后,两校还将进一步加强这种共同探讨,实现碰撞,达到双赢。

  我校召开十佳青年教师座谈会

  1月22日下午,我校“十佳青年教师座谈会”在二楼会议室召开。校长邓北平,副校长黄炜,教导处主任黄祥州、肖述友,教科处主任李雪冰及第四、五届十佳青年教师出席会议。会上,第四、五届十佳青年教师汇报了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听完青年教师的汇报后,学校领导对他们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殷切的希望。邓北平校长指出,青年教师是沙市中学未来的希望,青年教师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希望各位青年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多学习,多创新。学校也将尽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环境。黄炜副校长也对各位青年老师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希望大家能够把“三次学习”理解好、贯彻好、落实好,真正做到切实有效,不走过场。教导处主任黄祥州、肖述友结合夷陵中学同课异构活动情况及本校历史组的三次学习开展情况指出了转变教育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习坎讲坛"邀请话剧演员杨哲芬作报告

  1月31日下午,受我校邀请,话剧演员、导演,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表演系教师杨哲芬出席第38期“习坎讲坛”,在学校大阶梯教室为我校部分学生作了题为“话剧的魅力演员的艺术”的报告。

  杨哲芬老师多次策划、指导大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影视表演学生进行毕业汇报表演。报告中,杨老师侧重互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和同学们沟通交流,生动地展现了话剧艺术的魅力。同学们现场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话题,杨老师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并进行了现场表演。

  报告会由教科处主任李雪冰主持,高一年级200余名学生及高三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学习,受到了较好的艺术熏陶。

  第三版

  推进三次学习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黄炜

  一、三次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的理解,对于我们的三次学习还是具有现实意义。三次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学习的“发动者”,是由教师激发学生而不是靠学生自发,但教师不是去灌输,更不是代替,其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三次学习并非简单的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解答,再布置练习如此机械。对于教师,这是一项新挑战,其作用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应传递给学生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由此设计从知识发现、发生到成熟的教学探究过程,并以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拓展思维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这个环节是重点中的重点,并不简单。教师只有在真正理解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才能有效实施。

  其次,结合课程中心内容,选好例题。要选择具有充分的实用性(能全面体现知识)、真正的探究价值(有利于学生思维提升,有利学科素养培养)、明确的评价标准(便于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思维优化,对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落实与否可判)、丰富的再生资源(利于学生拓展、深化、利于教师变式,达到举一反三功效)的学习内容,这有赖于学科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潜心研究,不精心设计显然是做不到的。

  第三,我们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和策略“放权”,其实课堂掌控权还是在教师手中。传统教法基于一种假设: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也必须接受一模一样的教学过程,这必然导致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实施三次学习要特别注重教学生成,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清晰地表达和充分地表现,从而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形成新问题、新探究。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教师的价值。

  二、三次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一切都应依此而开展。即便是我们采取“死搞”、“搞死”等办法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分数,但如果没有让他构建起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不能从容面对未知的工作领域,那对于他未来的发展而言也是低效,甚而是无效、负效的。

  三次学习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真正调动起学生,让他们主动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形成客观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和探究能力。我们总是担心学生能力不具有,大多数学生会混水摸鱼,滥竽充数,因此认为只利于少数尖子生发展,不利于全体,但真正的尊重学生是多信任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以先导引,边做边学,以少数带动多数。关于“多数”的论调可以调控——合理分工,分层要求,轮流负责。事实上“教师包场”也不是对于所有人有效,现有课堂上睡觉打花的学生大有人在。在推进三次学习中,我们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因此,我们不是去讨论哪种班级可做,哪种班级不能做,什么层次可行,什么层次不行,而是要去重点研究我的教学流程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精细、是否已熟练操作、能否进一步改进。

  先学后教,学习任务前置,是否会增加学业负担?学生能否真正落实课前学习目标?各学科同时展开,学生能否吃得消?对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次学习的内容,若是必要的,则不管哪种方式最终都要完成,其并未增加新内容,无所谓负担是否加重,只不过是完成顺序的先后作了调整、“完成”对象的主体不同而已。被动接受虽时短但无效,且后续仍要大量时间消化,而发挥学生主体性后,其细嚼慢咽虽时长但有味,营养更丰富。所谓虽苦但苦有所得,虽累但累在必须,也悟但悟得充分,悟在思后,也学但学得生动,学得愉悦。

  实施三次学习,教师关注导知识、导方法、导习惯,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去质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少也必然会使学生交流更畅通、思想更丰富、性格更开朗,同时定会使他们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灵活缜密。

  起步之初,也许有学生会有“停顿”,但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发展不是匀速,而是加速的,学生在三次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力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会使学生进入加速状态。

  三次学习的思想体现了以生为本,关注过程,关注知识和能力建构的先进思维,长期坚持,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教育不能简单割裂为“智育、体育、德育、美育”,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手段,它承担着多重使命。课堂改革不单纯是为了提升“效益”,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学会“知识”。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清晰表达,提高其自信和学习动力。

  我看“三次学习”肖述友

  (一)课堂现状之我见

  现阶段我校教师的大多数课堂已渗透“三次学习”的思想,尽管不一定全是标准的严格的按“三次学习”模式执行,但均有某一个环节,某一单元,某一个问题的“三次学习”过程;而全盘的、完整的“三次学习”课堂只讲学生不懂的,只讲学生想不到的,容易成为纯粹的答疑和练习课,课堂结构并不流畅,给听课者十分松散的印象(手拿导学案一题题答疑,然后强化练习,质量检测)。故而“三次学习”模式必须寻求一个程序平台,即制订一条线将“三次学习”的“三次”自然串接起来!

  (二)教师职能之我见

  现阶段,学校教师自然成为本学科学业成绩第一负责人,学校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分数,这也已经成为衡量教师能耐的唯一标尺;但学科教师比之更重要的是传递学科文化,——作文化的传导者,挖掘本学科潜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美丽花园,为未来产生相应学科的高手和专家尽心尽力。现阶段的“三次学习”如何与上述理念相结合,结合点在何处?怎样结合?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三)现行教材特征之我见

  现行数学学科教材特征中有以下几点特别突出:一是十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二是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从而人为摒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按所谓的螺旋性上升标准散编;三是去头掐尾突中间,淡化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单一注重知识的广度。这一点应该说与“考试要求”和“传道”的要求相去甚远,“三次学习”的预习究竟怎样预习?预习什么?“课堂探究”探究什么?针对各学科教材差异也应各有所侧重,各有所突出,“三次学习”应更重视对教材的缺失的弥补。

  (四)“三次学习”活动我之做法

  尽可能让第一节课体现“三次学习”理念,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设计恰当问题为抓手。

  1、预习环节:还原新知的发生、发展历程,设计“新知”之前的探究路径,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弄清“新知”的源,“新知”产生的历史背景,“新知”产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及“新知”的流。真正的课堂新知不必预习,可作为课堂上探究的部分为好,以免学生舍本求末,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方式是创设简单的问题串,弥补教材缺限之“知识前述”。

  2、课中学习:严格按“三次学习”之要求,必须有目标意识,课堂探究,课中效果检测。“新知”以设计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的讨论。

  课中学习应重点在于探究环节:怎样设计好问题?什么问题真正值得探究?真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课后学习:课后坚持一堂一练,坚持全批全改,少数学生力求面批,及时纠错分析,及时制订补救改良练习。

  就个人而言,我主要采取明确一条主线,还原一段历程,设计问题串的方法,从“变”和“化”上着力落实“三次学习”实践活动。

  (五)题外话

  1、常言道: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是否应该强求统一?

  2、五分钟教学法,十分钟教学法与纯粹的应试教育区别在哪?这就是教师的工作吗?这符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之说吗?

  3、学生学业考试分数高,就说明学生学习好吗?说明教学效率高吗?只用考点落实状况衡量的想法应该是偏颇的!

  按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徐善慧

  我今年参加了许多语文教学活动,3月份上海之行,11月份南昌之行,12月份荆州市省优质课竞赛,这些学习活动,我思考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

  我的思考:按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过程观:我理解的过程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最基本的标志是:首先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事上,从具体教学环节看,90%以上的老师提供给学生思考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必要时间严重不足。试想: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好好读过,连读课文的时间都不能保证,那些看似精彩的讲解和活动,那些问题的讨论,又有多大意义?

  其次是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谓“尊重”,既不是教师压制控制学生的思想,也不是教师盲从于学生的思考,而应该是一个真正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之问,师生之问,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向多维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长的过程。

  一是语文积累不断丰厚。首先是语言的积累,还有学习资源的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

  二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阅读中学会语言品味,文意的理解,篇章的分析。在训练中学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主题的提炼等等。

  三是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什么是“教”?简单地说,就是不知的,让学生知,学生不会的让学生会,学生不能的让学生能。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完全是一个自我完成和完善的过程,必然会有失误,有错误。所谓“教”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差错。通过点拨、讨论、比较、示范等有效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这就是提高,这就是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并且能智慧地发挥“教”的作用。

  第四版

  夷陵之行,不虚此行

  ——赴夷陵中学进行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反思

  工作八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外校讲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很多。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选修2-3中的2.4节正态分布,是一节新授课。第一次试讲,我自认为知识点面面俱到,课堂容量很大,在课件的制作上也花了很多心思。但是,上课却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与新课标的思想差距甚远。感谢组内多位老师,他们多次听课,多次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的每一次试讲改动都非常大,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好。最后的定稿,授课重点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正态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受总体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的,因此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是一个以平均值、标准差为参数的函数。但是,在正式上课那天我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与学生的互动探究占据了太多时间,以致内容没有完成。

  回来以后我在思考,是我没有准备好,还是探究本来就这么花时间?我在课堂上就提到,正态分布从问世到为数据分析作模型,经历了100多年,我想整个40分钟都用来给学生探究也不为过吧。这堂课我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我向新课程改革迈出了一步。

  我自己在这节课的备课授课过程中收获很多,这次夷陵中学之行的所见所闻对我的震撼更大。有一种感觉,就是别人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课程改革,相比之下我们学校根本感觉不到新课程的到来。

  进入夷陵中学的教室,看到教室内的课桌椅的摆放很奇特,8张桌椅围成一圈为一个小组,一个班共6个小组。我本来以为,这是为了今天的公开课上便于互动特意摆放的,但是听夷陵中学的老师介绍,他们学校高一高二的每个教室的桌椅平时都是这样摆放的。这说明,课程改革已经落实到了他们的每个班的每天的正常教学。课程改革如果只是某个老师某节课的行为确实太过于形式化,只有这种整体上的行动更能体现课程改革的力度。

  在复习课环节,第一节课是夷陵中学的赵婧老师讲授的一节平面向量的复习课。以前在本校,总听校长说,我们讲多了,我心里总是疑惑,听完赵婧老师讲的这节课,我震撼了。老师讲课的时间加起来估计只有5分钟,当然,不是说讲完前5分钟就不管了,而是以学生讲为主体,每个学生发言完毕以后,老师会进行采访和点评。首先复习基本知识,老师请第一小组同学发言。第一小组有提前就定好的中心发言人,发言人直接走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可见学生对这种发言模式非常熟悉,平时这种学生发言肯定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状况。第一个例题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发言,第二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并同时在在黑板上画图写出解法,完全是个小老师的样子。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是非常强的。发言时共讲解了3种方法,老师就采访他,如果是你,你会采用哪种方法求解呢?为什么?教会学生优化解法。后来发言的几个小组直接通过投影到小白板上展示了他们的解法。其实我们本校以前也有这种投影,完全没利用起来,都荒废了。看他们师生都使用的这么熟练,确实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这种形式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想不出来的,如果仅仅只是点评,而不讲解,还是错过了一次教育的机会。这节课中就出现一个例题,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由于形式、时间的局限,没有深入研究就放过了。

  既然感想这么多,回来就想动手实践一下,学习别人的长处,但实施起来还是有困难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学生的层次问题,我所授课的班级成绩跨度很大,学困生无法参与其中,只有听课的份,而且还听不懂,导致优异生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热情在降低。困难之二就是时间,这样授课每节课的进度很慢。当然我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不进行改变,我相信时间长了,学生会适应这种模式,课堂效率也会相应提高的。

  在新授课环节,夷陵中学郭锐老师与我所讲课题相同,但是课堂设计却截然不同,郭锐老师的授课重点是在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后,反复从多个方面让学生熟悉函数和曲线。知识的形成过程相对弱化。郭锐老师的课堂效率很高,设置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这堂课体现了双基教学,也是非常成功的。

  这次活动,让我对新授课又有了新的认识,只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给我惊喜。就像这次在夷陵中学的授课,学生真的得出,平均值会影响正态曲线的位置,标准差会影响正态曲线的形状,标准差越大,曲线越“矮胖”,标准差越小,曲线越“瘦高”。当学生得出这些结论的时候,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觉得这些探究没有白费,我想学生也会有成就感吧。之前在本校的几次试讲中,学生没有得出这些结论,其中还包括高三的一次试讲,我想这可能还是和我在前期的铺垫工作有关的,只要铺垫的够好,学生的思维才得以锻炼。

  在评课环节,夷陵中学有三位组长分别对四节课进行点评。点评中,三位组长都明确地指出了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夷陵中学要求采用“双导双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导知识导方法,自学互学。如果我们也能有一个理论指导,并有实际模式要求,可能操作起来更方便些。这就需要我们有一批先行者,为大家探出一条路。我也希望我们学校能花大气力来推行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面前,我还是一个新教师,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激励我进步。

  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人生 张敬

  参加工作至今,已五年有余,在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积极地参加过各种公开课和示范课,并取得过一些成绩,09年获得湖北省第九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1年获得湘鄂边教学比武一等奖。几年来,也学习过各地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也尝试用新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但是一节普通的交流课,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

  在与夷陵中学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他们将课堂划分为三个环节:学生自主合作预习一节课所学内容;课堂探究解决老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七嘴八舌话关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难题。反观我们的课堂基本上还坚持着传统的:教师设置情境,问题启发式的引导。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比,我意识到:在新课程教学中,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的教学效果上巨大差别。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之后,我们政治组积极开展了政治学科如何推进“三次学习”教学课堂模式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三次学习”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原来上课基本是在教材既定的框架内,在老师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能力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展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过程的完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其实是绑架学生跟老师自己一起走完一节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从说起。我们必须从观念和行动上彻底转变,并有创意地大胆付诸行动,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贯彻“三次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中“学会”、“会学”、“会用”。

  在这种共识之下,我们积极进行了课堂变革,现在我们把政治新课的教学结构基本确定为这样几个环节:学生合作学习,预习内容——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学生课堂解答,突出重点——学生课堂质疑、释疑,突破难点——课堂总结提升,布置课后思考问题。

  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必须让其明确合作学习内容和要求。在新课教学中,我基本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组内成员互讲自己的预习收获,第二,组内交流互相解决小组成员的疑问,并收集本组成员都可能存在的疑问。

  在课堂上,为了避免课堂成为少数人的霸权,我采取了一些奖惩激励机制来调动全班学生参与课堂,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并得到肯定。我将全班学生按照一定方式分为7—8个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参与课堂探讨、解答,并采取措施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小组加分长期累计),通过详细机制的设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动起来了,不仅能够积极分析解答问题了,而且听课也很认真了,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他同学观点中的错误。绝大多数问题和知识的结论都不再是等着老师讲出来了。

  在集备时,我们组内几位老师主要任务是设计每一课的主要问题,探讨每个知识模块设计多少个问题、怎么设计问题更为恰当合适,问题与问题之间怎样衔接,为实现本课学习目标,我们选择什么教学素材提供给学生更好。然后在大的问题设计之中,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再设计一些细小问题。课堂教学始终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的。

  在教研活动听评课时,我们不仅看课堂的重难点是否突破,更注重看一堂课教师有没有提出问题,学生有没有讨论,学生有没有提出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能初步感受到,在课堂质疑、释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展示出了学生参与课堂探讨的激情,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调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既拓展了学生可以调用的知识视野,又使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得以逐渐形成,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按照这种模式教学来进行,明显看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有充分的交流学习。既有老师的启发,更有学生的质疑,还有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在浓烈的探究氛围中学习,不管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得以有效提升。

  我想借用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这次“三次学习”教学实践的感触及期待。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不久会成为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不久会成为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不久会成为你的品格。是啊!我们的教学同样需要时刻注意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教学思想会成为我们的行动、习惯、品格。在教学改革的迫切形势下,相信我们的教学思想一旦转变,不久会转化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行动。只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持之以恒,定会形成真正有益于学生发展、有益于我们教师同时成长的教学品格。

  在反思中行走 秦卓琼

  我很高兴能被评为“第四届教科研先进个人”,更荣幸能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作为青年教师,我不敢妄谈科研之道,暂且谈谈自己的感受。

  匆匆十载,成长路上,我心怀感激。感谢沙市中学为我提供了高任鸟飞的自由天地,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在这3600多个日子里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鼓励!

  钱理群教授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学习者、思想者、实践家三种素质。反思自我,总觉得惶恐,若说学习者我做到了,那思想者和实践家呢?我是不是也迷失在了google、百度的丛林?我是不是也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道?我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照本宣科的老夫子?我是不是也满心欢喜的流连于一成不变的传统课堂?

  成长需要契机。撰写名师宣传是契机,参加演讲比赛是契机,参加教学比武是契机,参加同课异构是契机,参加三次学习亦是契机。每到六月写名师宣传时,我总会觉得热血澎湃。我在这些最平凡的老师身上凝望到最真挚的教育热忱、最执着的教育坚守。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小。他们也不断的告诫我“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而参加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又都是一次痛并快乐的磨砺。其实从粗糙到圆润的打磨,何尝不是一次次深刻的反思、精心的雕琢、大胆的改变?只是参赛让人不得不反思,不得不改变,而日常教学有时却可以明日复明日的拖延。窦桂梅老师说:“一旦你有了发现并记录下来的习惯,你就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就拥有承受课堂压力与困厄后的自信;就拥有了遭遇课堂失败和痛苦后的踏实。”在反思中行走于课堂,努力擦拭过那些蒙于课堂上的微尘,我们不难发现教研的源头活水。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明白了: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思考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坐在光阴的罅隙中我们更应力争朝夕,放飞我们的希望,缔造我们的的辉煌!

  积极参与“三次学习”, 构建“有效课堂”1216班 熊能子

  所谓“有效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快速而且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的高效课堂。学校决定本学期大力开展三次学习活动,构建“有效课堂”。希望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老师互动,在课堂上勇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只当观众,而应当是课堂的主体,因为这里是沙市中学,我们是沙市中学求知的学生,课堂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地方。